书名叫做:「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但学习永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能够获取到很多的学习方法,当终归要落到执行上,正如书中的一句话:学习执行力比学习技巧更重要。我们差的是学习方法吗?我们缺的是执行力。
书名叫做:「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但学习永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能够获取到很多的学习方法,当终归要落到执行上,正如书中的一句话:学习执行力比学习技巧更重要。我们差的是学习方法吗?我们缺的是执行力。
阅读这本书其实是一种巧合,本来书单里面是另外一本「学习之道」,想读的时候就去微信读书里找了找,结果这本书排在第一位,也没怎么管就放到书架上开始读,等到读完了才发现与书单中的书不是同一作者,尴尬。
Photo by Lala Azizli
这本书中的很多学习方法其实在「认知天性」中也提到过,主要内容无非就是批判重复阅读,使用打比方、记忆卡、间隔训练等方法来理解并加深记忆。
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我们是否做了正确的决定并采取了正确的行动?一个很深刻的答案是:没办法,因为我们不能预测未来,但是可以聊聊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多年来,作为数百人团队的Leader,领导大家从事大规模复杂产品开发。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秘诀就是信任团队并在团队中营造参与感。我们一起制定愿景,以便团队清楚的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做,并在行动、决策和具体执行层面给予团队最大的自主权。这不仅加快了产品的开发速度,激发了团队的创造力,也让团队成员有了更高的参与感。
最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中是“斯人”还是“是人”在网上吵翻了天。有同学拿了很多版本的语文教材,里面都是“是人”,但在我的记忆里,一定是“斯人”,只是我找不到小时候的教材了,不然我也可以加入争论一番。
上学时候,有些词语老师会反复纠正我们的读音,比如:“一骑(jì
)绝尘”、“说(shuì
)服”。但现在这些词语的读音却变回了我们之前错误的读音,像前面的两个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都已经改成了一骑(qí
)绝尘和说(shuō
)服,是不是有点离谱?
但语言本来就是不断变化的,没有绝对的对错。正因为如此,语言才能保持鲜活力。刚才提到的读音变化,可能让你一时难以接受。但其实,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认为绝对正常的读音,放在过去也是错误的。
写作,是用文字表达图像的艺术。
原始时代,一个猎人打了比人大两倍的野猪回来,全村人围着他又叫又跳,猎人会志得意满吗?村民只是看到死的野猪够满足吗?都不够。猎人要告诉大家自己是如何英勇神武地杀野猪,村民想知道杀野猪的过程是如何地刺激和惊险,这个时候如果只是咿咿呀呀地比划,肯定不够,语言就出现了。
猎人如果讲得好,村民就可以从他的话中“看见”他是如何杀山猪,他会从猎人变成勇士,从勇士变成英雄。所以语言的作用就是:我看到你没看到的事,我说给你听,让你想我一样看到;你告诉我你看见而我没有看见的事,让我像你一样看见。
但现在光说给人听,够满意吗?还想让以后的人看见,让后世也记得才满意,所以猎人就在山洞的石壁上画下来,好让没听到他说的人,都看见他如何英雄。但每件事都要画下来,哪儿去找那么多石壁?于是出现了象形文字,这时候只要写“千军万马”就可以让人看见,而不用真的画一大片人马。所以,语言文字的本质就是要表达画面。
理财是这几年非常火的一个话题,很多人都梦想靠理财走上财务自由之路,但在这里我不得不给大家泼一盆冷水:通过投资赚大钱,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很难实现,大多数人最应该了解的,是怎么规避风险、不吃大亏,保护好自己的辛苦钱。可能你心有不甘,我投资不就是冲着收益来的吗?但现实往往是,有太多的人押上自己全部积蓄,一心想着怎么赚钱,最后却踩了雷,亏得血本无归。别说赚大钱,连基本生活都受到影响。
关于投资或是理财,我会建议每个人都去读一读李璞的家庭财富管理课,在里面我学到两个重要的认知,其一是咱们普通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还是劳动收入,投资自己的专业技能远比投资理财重要,不要在上面花费太多时间;其二是家庭财富管理的目的并非是赚多少钱,而是提前规划,把家里大大小小的目标事件解决好。换句话说,不管是看病、买房这样的大事,还是买菜、吃饭这样的小事,当事情发生时,如果我们能拿出需要的资金,把事情安排好、解决掉,不让它成为家庭的阻碍,那就算是把家庭财务管理好了。
这里把家庭财富管理,换成个人财富管理,也是一样的。关于上述两点认知,我择(zhái)出来详细说说。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们都是理性的,也就说我们能对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选择在价值层面进行计算和权衡,择其善者而从之。但行为经济学的观点却正好相反,认为人是非理性的。作者在书中列举了非常多生活中常见的非理性行为,并试图弄清楚这些行为背后的决策过程,理解这一过程,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我。
接下来,我会围绕三个话题来向你展示日常生活中我们看似理性的决策背后,往往有着许多不易察觉的干扰因素。
养成一个习惯有两种策略:动力策略(俗称打鸡血)和意志力策略。意志力策略没啥好说的,只要你能吃苦、能坚持、有毅力,养成一个习惯没有太大的问题。策略的唯一缺点就是大家都没有意志力。
大部分人养成习惯用的都是动力策略,常用的两个方法是:
用过这两种方法的人到最后都会发现,这些方法并没有什么卵用。为啥呢?这其实有一些科学依据。
首先,动力是一种感受,比如,我今天感觉活力满满,精力充沛,这种感受是以行动为基础的,这就导致你的感受会受到各种行动的影响而变得无法预测。比如今天老板表扬了你,心情大好,就很容易完成今天的任务,而如果你今天和同事干了一架,你看看还能不能按时完成任务?
其次,动力策略有边际递减效应。习惯都是一些重复性动作,这个动作每发生一次,给我们带来的愉悦感就会降低一点,我们做这件事的热情和动力也会随之降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刚立flag的头几天往往都是满腔热情,而后就偃旗息鼓了。
那问题的解决方案呢?答案是微习惯。
最近一段时间,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有点提不起精神来。在工作上,团队的业务压力大,每天一到办公室都有不少客户问题需要解决,除此之外,开发的工作不能停,还有整体的架构设计目前也只有方向,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这样的日记过太久了,心里会有一种倦怠感,有点不知道该如何排解。
平时上网,经常会被要求识别验证码,可能是一串扭曲变形的字符,可能是一道数学题,也可能是在多张图片中找出特定的物品等等。据说,识别验证码长期在“互联网最烦人发明”榜单中名列前茅。
验证码发明的初衷是识别来网站捣乱的机器人,但随着机器人识别能力的不断提升,也反向推动验证码识别难度的不断提高,这也让人们对验证码变得越来越反感。但如今科学家大开脑洞,把验证码应用到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