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倦怠感要如何排解

最近一段时间,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有点提不起精神来。在工作上,团队的业务压力大,每天一到办公室都有不少客户问题需要解决,除此之外,开发的工作不能停,还有整体的架构设计目前也只有方向,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这样的日记过太久了,心里会有一种倦怠感,有点不知道该如何排解。

验证码中藏着什么秘密?

平时上网,经常会被要求识别验证码,可能是一串扭曲变形的字符,可能是一道数学题,也可能是在多张图片中找出特定的物品等等。据说,识别验证码长期在“互联网最烦人发明”榜单中名列前茅。

验证码发明的初衷是识别来网站捣乱的机器人,但随着机器人识别能力的不断提升,也反向推动验证码识别难度的不断提高,这也让人们对验证码变得越来越反感。但如今科学家大开脑洞,把验证码应用到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场景。

中国能源行业的小知识点

国家能源局7月发布22年上半年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约24.4亿千瓦,其中占比最大的是火电,占53.3%;其次是水电,占16.4%;太阳能和风电紧随其后,各占约14%;最后是核电,占2.3%。也就是说,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经占到了我国总装机容量的近一半。

讨论问题要具体,不要把问题宏大化

如今中文社交媒体在墙内和墙外呈现出两个极端,让我有点不适应。Twitter总是推送一些政治相关的推文,只能无奈地一个一个拉黑,因为我个人本身并不是很关心政治类的话题,一方面是我所掌握的信息实在太少,很难客观地作出评价;另一方面是讨论这样的话题,风险很大,很容易就被卷入到“意识形态斗争”的高度,关键是你还没地儿说理。

但这里我也得提一句,墙外的脑残不比墙内的少,理性讨论或是反思的声音少之又少,讨论的都是模糊且宏大的话题,诸如民主、人权、墙之类的,有时候我很难看明白他们要表达的意思,大多都是极尽所能地嘲讽和批判墙内的人罢了。

中国还有6亿人每月收入在1000人民币以内,不知道我们在抱怨不够民主、不够自由时,是否有想到过这么大一群人。我非常讨厌目前的防疫政策;非常讨厌这长长的墙;非常讨厌不能在网络上随心所欲的发言;非常讨厌动不动就上纲上线,说不定还会被请喝茶;非常讨厌对我的各种限制。但我也并不能否定这届政府做得好的地方,比如精准扶贫,尽管存在一些地方发钱脱贫或数字脱贫的现象,但总体而言,是有成绩的;再比如污染防治,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确实比过去有所改善……

不说了,我关心的,你未必关心,你痛的,我也未必能感受到。这种宏大的问题,也没必要争个谁对谁错,如果硬要争,那就是你对,我绕道走。

今天,想再次讨论“具体”的话题,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我三次分享相关的话题了,至少我认为这非常重要。如今网上很多的讨论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把一个问题宏大化、模糊化,最近看到过很多文字讨论这个问题。

过具体的生活而非追求某种生活方式

如今很多人都在过一种生活方式,或追求某种生活方式,特别容易被这种生活方式上的某些标签所裹挟。比如极简的生活方式,一定会贴上“断舍离”的标签,生活中就莫名的多了很多规范:买东西前先想想家里是否有可替代的东西,如果有坚决不买;家里每样东西最好只买一件;退出无聊的微信群,屏蔽朋友圈,保持信息极简等等。再比如追求成功人士的生活方式,一定会注意到“红酒”、“高尔夫”、“音乐会”等等这些词,你会不自觉的改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再吹啤酒改成品红酒、不去蹦迪而是去看音乐剧等等。